这两天,中国气象局发布《大气环境气象公报(2024年)》,显示2024年霾和沙尘天气继续减少,全国平均霾日数较2023年减少1.8天,沙尘天气过程较2023年减少3次。气象条件有利于PM2.5浓度降低。
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平均霾日数为18.7天,与近5年平均值相比,减少3.4天。全国出现6次大范围霾天气过程,与近5年平均值相比,减少1.4次。2024年PM2.5气象条件评估指数较2023年下降3.4%、较近5年平均下降4.1%,气象条件有利于PM2.5浓度降低。2024年,全国平均降水pH值为6.1,平均酸雨频率为17.1%,保持了近年来酸雨改善的较好水平。
2024年全国平均沙尘日数与2000年以来均值持平,但西北地区偏多,气象条件有利于该地区沙尘天气频次和强度的增加。2024年我国共出现了14次沙尘天气过程,较2023年偏少3次,与近5年平均和2000年以来平均次数基本持平。2024年春季,东亚地区沙尘天气气象条件整体与近5年同期持平。其中,蒙古国南部、内蒙古中部等地土壤水分偏高、大风日数偏少,促使内蒙古、华北、东北等地沙尘天气减少;西北部分地区大风日数偏多、土壤湿度偏低,有利于西北地区沙尘天气增多。
2000年以来,我国大气环境质量呈现前期转差、后期向好的阶段性改善趋势。全国霾天气过程次数呈现先上升再下降后趋于平稳的变化趋势。2000年至2007年全国酸雨污染恶化,2008年以来酸雨污染状况持续改善。
近年来,在促进大气环境改善上,气象部门一直致力于提供精准的从短期到中长期的无缝隙大气污染气象条件预报,通过联合会商和过程评估等方式持续深度参与到生态环境部门的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为林草部门提供沙尘预报专项服务。同时致力于基础科学研究,在多源资料融合应用、大气污染的成因和气象气候影响方面进行了持续的科研攻关。
2024年植被生态质量为2000年以来最优
这两天,中国气象局发布《全国生态气象公报(2024年)》。《公报》指出,2024年全国植被生态质量指数为69.2,较常年增加7.0%,较2023年增加1.1%,植被生态质量为2000年以来最优。
其中,全国林区植被生态质量指数较2023年增加2.4%;全国草原产草量较2023年增加3.4%,草原净初级生产力创2000年以来新高;全国粮食单产较2023年提升1.3%,再创历史新高;北方荒漠化地区植被长势较好,加之“三北”治沙工程的实施,防风固沙功能增强,易起沙尘土地面积较2023年减少2.3个百分点。2024年全国≥0℃积温较常年和2023年分别偏多9.4%和2.3%,降水量较常年和2023年分别偏多57.6毫米和82.7毫米,水热条件适宜,利于全国植被生长和生态改善。其中,草原和林区植被生态质量变化的气象条件贡献率为19.7%。
2024年,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气温偏高,植被生态质量好于常年和2023年,三江源、祁连山等区域冰川持续消融、冰川面积减小、冻土退化、湖泊面积增大。
黄河重点生态区降水偏多、气温偏高,水热条件利于植被生态改善,植被覆盖度较2023年增加2.1个百分点,水土保持功能增强。
长江重点生态区气温偏高,降水略偏多,气象条件利于植被生长和湖泊水体面积恢复;鄱阳湖和洞庭湖水体面积较2023年分别增大28.5%和70.6%;巢湖和滇池蓝藻水华发生面积和频次明显减少;太湖蓝藻水华发生气象条件适宜,蓝藻水华发生面积大于2023年。
东北森林带涵养水源和保持土壤生态服务功能区域差异大,森林带北部较常年偏差、中南部偏好;呼伦湖和扎龙湿地区域降水较常年偏多,水体面积较常年分别增大6.3%和13.5%。
北方防沙带降水偏多,植被长势好于常年和2023年,易起沙尘土地面积较2023年减少6.5个百分点,植被防风固沙功能增强。
南方丘陵山地带气温偏高,降水量接近常年,植被生态质量好于常年和2023年,涵养水量持续升高。海岸带水热条件适宜,植被净初级生产力较常年增加7.2%。
从变化趋势看,2000年至2024年全国99%的区域年平均气温呈升高趋势,64%的区域年降水量呈增多趋势;良好的水热条件叠加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共同促进了地表生态改善。全国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和植被覆盖度呈升高趋势,平均每年分别增加3.2克碳/平方米和0.28个百分点,全国涵养水源和保持土壤、北方荒漠化地区植被防风固沙等生态服务功能也明显增强。
(总台央视记者 吴薇)
shijishang,zhongwuyuanshoutonghuayeshizaijijihuiyingouzhouguanqie。bijingewuchongtushierzhanjieshu70duonianlaiouzhoudalushoucizhongranzhanhuo,duiouzhoudejingjizaochengjudasunhai,anquangejuzhijinrengbuminglang。yinci,jinqiouzhoulingdaorenfenfenfanghua,ewuchongtudoushitamenzhongdianguanqiedewenti。erouzhouneibufanzhanshengyinzhujiankuoda,fanduigonghuojiaoyoudelixingguandianbuduanchuxian,zhongguozhengfuzaoxianfabiaodezhenduizhengzhijiejuewukelanweijide12dianlichangwenjianyeyuefashoudaoouzhouguojiaderenzhenduidai,zhedouweizhongfangpaichuzhongguozhengfuouyashiwutebiedaibiaofuwukelandengguowoxuandiandinglejichu。实(shi)际(ji)上(shang),(,)中(zhong)乌(wu)元(yuan)首(shou)通(tong)话(hua)也(ye)是(shi)在(zai)积(ji)极(ji)回(hui)应(ying)欧(ou)洲(zhou)关(guan)切(qie)。(。)毕(bi)竟(jing)俄(e)乌(wu)冲(chong)突(tu)是(shi)二(er)战(zhan)结(jie)束(shu)7(7)0多(duo)年(nian)来(lai)欧(ou)洲(zhou)大(da)陆(lu)首(shou)次(ci)重(zhong)燃(ran)战(zhan)火(huo),(,)对(dui)欧(ou)洲(zhou)的(de)经(jing)济(ji)造(zao)成(cheng)巨(ju)大(da)损(sun)害(hai),(,)安(an)全(quan)格(ge)局(ju)至(zhi)今(jin)仍(reng)不(bu)明(ming)朗(lang)。(。)因(yin)此(ci),(,)近(jin)期(qi)欧(ou)洲(zhou)领(ling)导(dao)人(ren)纷(fen)纷(fen)访(fang)华(hua),(,)俄(e)乌(wu)冲(chong)突(tu)都(dou)是(shi)他(ta)们(men)重(zhong)点(dian)关(guan)切(qie)的(de)问(wen)题(ti)。(。)而(er)欧(ou)洲(zhou)内(nei)部(bu)反(fan)战(zhan)声(sheng)音(yin)逐(zhu)渐(jian)扩(kuo)大(da),(,)反(fan)对(dui)拱(gong)火(huo)浇(jiao)油(you)的(de)理(li)性(xing)观(guan)点(dian)不(bu)断(duan)出(chu)现(xian),(,)中(zhong)国(guo)政(zheng)府(fu)早(zao)先(xian)发(fa)表(biao)的(de)针(zhen)对(dui)政(zheng)治(zhi)解(jie)决(jue)乌(wu)克(ke)兰(lan)危(wei)机(ji)的(de)1(1)2(2)点(dian)立(li)场(chang)文(wen)件(jian)也(ye)越(yue)发(fa)受(shou)到(dao)欧(ou)洲(zhou)国(guo)家(jia)的(de)认(ren)真(zhen)对(dui)待(dai),(,)这(zhe)都(dou)为(wei)中(zhong)方(fang)派(pai)出(chu)中(zhong)国(guo)政(zheng)府(fu)欧(ou)亚(ya)事(shi)务(wu)特(te)别(bie)代(dai)表(biao)赴(fu)乌(wu)克(ke)兰(lan)等(deng)国(guo)斡(wo)旋(xuan)奠(dian)定(ding)了(le)基(ji)础(chu)。(。)
日本议员妄称“台湾就是生命线”,还就涉台问题逼问外相
从结构上说,中美两国仍存在结构性矛盾和迥异的国际秩序观,仍在一系列双边议题上存在显著分歧。从可预期的未来看,这些问题不会容易得到解决,而更可能以竞争性乃至对抗性的形式呈现和被放大。早在2022年底发布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拜登政府就明确将中国定位为未来十年最为强大的竞争对手,这一定位不会因为短期风波而有所动摇。在经贸及供应链问题上,美方近期降低了“脱钩”的调门,转而接受欧洲提出的“去风险化”论调,但这不过是玩文字游戏罢了。正如新加坡副总理黄循财所言,“去风险化”存在操作上的问题,如果执行过度,最终只会是更加碎片化和“脱钩”的全球经济。